重庆大学长期以来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施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基本战略,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建全网络育人主阵地。积极推进网络阵地建设,实现网络思政全覆盖。从多用户视角升级学校官网,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多个特色主题教育网站获评“全国百佳网站”,持续打造民主湖论坛成为师生校友的网上精神家园。100多个具有重庆大学标签的官方微博、微信累计粉丝超过50万。“i重大...
重庆大学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在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中较早提出并持续践行“通专结合”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完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重视理念引导,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在1995年就作为全国52所高校之一,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此后,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研究与挖掘素质教育的内涵。学校在2000年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重庆大学实施思想引领、组织提升、素质拓展和权益服务“四个工程”,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夯实青年信仰基础。一是组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校“青马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每年安排一期、每期40人,以“双课堂”培养、“双导师”指导和结业答辩的模式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理论培养与实训、实践的协作。二是立足青年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推动主旋律教育融入日常。充分...
重庆大学以“四个协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队伍得到充实,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教学科研更加和谐,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课程更为学生所认可。开展“三支队伍”的协同。学校抓好包括校院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内的管理干部、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三支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队伍建设。专任教师主要从事5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4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教学。在党委学工部成立《形势与政...
重庆大学利用档案资料深入开展校风学风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不断丰富档案育人功能,着力推进档案育人工作。进行“抢救性”发掘,丰富“师德师风”档案资源库。开展以“立德树人·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口述档案工作,“抢救性”采访学校学科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收集整理珍贵回忆和鲜活事例。开展重点人物师德师风实物资源收集。分别赴成都、上海、北京等地收集建国后第一任校长何鲁教授上百份的纸质文献及各时期的珍贵照片、学...
重庆大学着力抓好本科生党员教育,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整体发展。加强党员教育,不断给学生党员“补钙壮骨”。一是开展新生党员教育。制定《新生党员成长成才计划》,成立有专人指导的新生党小组,严肃组织生活,帮助新生党员成长。二是开展党员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党员骨干赴延安革命老区学习宣讲,以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坚定学生党员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三是开展“两学一做”“十八届...
重庆大学组织29支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编者按:8月8日,教育部门户网站《战线联播》栏目单篇采用了我校报送的《重庆大学运用易班积极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编者按:6月28日,教育部门户网站《战线联播》栏目单篇采用了我校报送的《重庆大学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重庆大学以培养“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为目标,坚持打开“三门”(教室门、学校门、国际门)办学,大力推进通专融合、学研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积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