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
欧可平书记在2011年秋季开学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1-09-21 00:00  阅读次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新学期干部大会。

今年是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的一年,也是我们学校适应党和国家要求,学校体制机制、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827号到29号,学校召开党政联系会,对学校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以及保证发展战略更好实施的若干举措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也对今年以来学校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学校党政班子的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楚、举措更加明确。党政联席会对开好这次干部大会也作了专题研究,由林校长代表学校党政班子,报告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思路,部署学校的重点工作。为了让同志们更好地了解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首先,我把中央领导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讲话,和第21次咨询会的精神向大家作简要传达。

今年4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紧紧扣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对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深刻阐述。这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对高等教育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部署和要求,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814日至15日,教育部在广东东莞召开了第21次咨询会,咨询会的主题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探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路和举措。咨询会上,刘延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等中央部门提出了全面提高质量的30条意见和“2011计划”实施方案两个主要文件。胡锦涛总书记4.24重要讲话、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咨询会讲话精神,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复强调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把质量问题提到了关系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近10年来,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重庆大学,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从5%提高到15%,美国用了29年,英国用了28年,德国用了24年,中国仅用了9年,到2010年,达到26.5%,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不重视质量,而是现实急迫要求我们着力解决数量和规模问题。学校领导的精力主要放在经费、项目和硬件建设上,这是自然的事,也是必要的事,正确的事。重庆大学的学院专业、学科门类、经费项目、科研平台、研究生人数等等,都快速增长,学校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指标。特别是虎溪校区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奠定了百年基业。这一时期,被全校师生公认为重庆大学历史上发展最好、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也为提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事物发展的阶段上看,高等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必须从数量扩张、外延发展,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转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央作出的一个基本判断。现在,并不是说规模不重要了,也不是说学校就不搞基本建设了,但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上讲,这显然已经不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所在。我们必须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等部门专门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全面启动。

第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强调要把提高质量“始终贯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提出“四个必须”的努力方向,即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方向,文化传承创新是引领。作为大学,重点是人才培养,其他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此,中央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就要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16字方针。今年以来,学校领导班子也在思考如何实现好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强调要实现三个重要转变,一是思考方式上的转变:要把出名师、育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理念;把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第一目标;把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作为第一要求二是工作方式上的转变:强调打基础,重内涵,以学部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目标确定的同时,提出了“十二五”主要作为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打基础的五年。头三年更是关键之年。三是评价方式上转变:项目、论文、奖项要有一定数量,但更重要的是质量,要把高水平、有特色作为教学、科研评价的第一标准,要强调分类指导、差异化的评价体系。

第三,强调以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国家将推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2011计划,主要是根据胡锦涛总书记201142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为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企业、社会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实施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启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计划。

2011计划有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需求导向原则:一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二是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三是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

第二全面开放原则:2011计划是以政策和项目为引导,面向各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不限单位,不固化模式,人员可进可出,项目可上可下。2011计划和211985不同,211985都是经过筛选,确定一批固定的高校进行支持,2011计划,是以项目为依托,各类高校都可组织申报。

第三深度融合原则: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融合,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结合与互动。过去,我国的科研力量是比较分散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各搞一摊,自成体系,科技创新的协同性、融合性不够,也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国家特别强调,重大科技攻关必须把科技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比如我国的登月计划、大飞机计划等等,都需要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因此,2011计划强调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第四创新引领原则: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构筑大平台,聚集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2011计划启动时间从2012年起实施。国家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育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提出项目立项意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合作申报,第三方开展项目评审、评估和验收。2011计划,是国家既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项十分重要的计划,我们要高等重视、抢抓机遇、力争通过2011计划的实施,推动学校新一轮快速发展。

同志们,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学校党委、行政一班人一直很关注,也在琢磨和思考,适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目前看来,我校是做得比较好的,与国家的要求部署总体是一致的,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领导的肯定。比如,我们争取的重庆市政府支持重庆大学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119号文件,如何适应重庆以及西部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我校倡导并已建立的重庆市大学联盟等,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咨询会上给与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的条件下探索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途径。上学期我们推进的学部制改革试点,强调打基础,重质量,这与国家强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也是高度吻合的。这一系列的正面回馈,也让学校领导班子在思考学校发展时,能够把握主动,感到心中有底。特别是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校党委被评选为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既是对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工作的肯定和褒奖,更是对重庆大学的表彰和勉励,也是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高度认可;这也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力量,加快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激励。对学校的发展,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刚才,林校长代表学校党政班子,通报了学校发展思路,对今年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建华今天的讲话,代表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意见,我都赞同。下面,我再补充几点:

第一,关于学部制问题。学部制度的建立为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有益尝试,同时也是进一步彰显高校学术权力,落实教授治学的重要举措。全国目前已有约10余所综合性大学设置了学部。和其他高校比较,我们学校的学部制改革是有根本性不同的。比如,北京大学的学部制,是由于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解决医学学科的问题,首先建立医学学部,再逐步推开。大连理工大学,是由于承担重大运载工具制造的国家重大项目,为了整合力量,建立起学部制,还有很多学校建立学部制,都是从现实需要出发,采取的改革举措。我校是从学科交叉综合发展新趋势出发,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立足我校实际,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同时也借鉴了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分类管理的基本经验,进行顶层设计。目前设立和推进文理学部、建筑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从架构上讲,是切合学校学科建设需要,并为综合性大学发展拓展了更广的前景。比如,建筑学部,就把具有学科特色优势的多个建筑类学科整合起来;信息学部,主要是把相关信息学科进行整合;工学部,就是我校有优势的工学传统学科进行协同整合;文理学部基本上是重庆大学的新兴学院,各学部的学科关联性很强,是学科整合的内在需要。刚才,林校长也对学部制工作进行了部署,学部主要职能,体现在协调所属学院的学科规划、学术建设、队伍建设和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的统筹。从目前来看,学院仍然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要保持正常、稳定运行,其学院教学科研组织运行不变,教师、学生及干部等人事管理不变,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变。

第二,干部换届工作。今年,学校中层干部三年任期已满,要进行正常换届。干部定期换届,是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至2008年底换届以来,广大中层干部恪尽职守,勤奋敬业,为学校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一五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完成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对此,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在今年全国建党90周年表彰会上,我校党委之所以受到中央肯定和表彰,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年学校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这既凝聚着校院两级广大干部的辛勤工作,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括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方式面临新情况、实现重要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层干部的换届,必将对学校新的发展起到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党委希望广大中层干部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年换届工作,以高度的自觉和坚强党性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总体考虑,这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从9月下旬启动,到学期末基本结束。学校党委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第三,党风廉政建设。这是一个老话题,每学期都要提到,希望大家警钟长鸣,自觉严格要求。今天主要强调三点:

一是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应对“四个危险”、“四个考验”。这既是对全党,也是对高校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我们要警醒,特别在我校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高质量,面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第一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第二要警惕能力不足危险,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第三要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高度重视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要警惕消极腐败的危险,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二是党务公开和阳光治校工作。学校党委在今年6月已下发了重庆大学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下一步要继续抓好细化和分步实施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制度、有载体、有成效。要深入贯彻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王立英同志在教育部阳光治校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第四军医大学阳光治校的经验,深化我校阳光治校工作。在人事、基建、招生、采购、资源分配等方面形成阳光治校机制,保持学校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三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

最后,再强调一下安全稳定工作:新学期伊始,各学院要认真做好新老学生入校、返校后的安全教育,同时落实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工作,尤其是新生军训期间的防暑降温。后勤集团要落实各方面生活保障,确保开校的平稳和顺利。学校为缓解校内交通压力,启动了校园车辆通行管理系统,开学后系统将正式投入运行,希望各单位能全力配合和支持系统的运行,同时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新学期干部大会精神,请各学院、各二级单位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并向本单位教师干部职工传达,对重要内容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进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