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重庆市副市长沐华平,重庆市科委、经信委、教委、人社局、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一行来校召开协同创新工作调研座谈会,并围绕与重庆大学合作共建重庆市协同创新研究院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校党委书记周旬,校长周绪红,副校长刘汉龙、王时龙,校长助理赵骅及相关部处、学院负责同志出席了调研座谈会。会议由沐华平主持。
刘汉龙从学校概况、科研基本情况、科技协同服务重庆、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方面汇报了重庆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指出接下来将聚焦创新要素,助推西部创新中心建设,并希望重庆市能支持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韦方强介绍了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并指出他们将全力支持协同创新,对重庆大学开放所有优势资源,并与学校建立密切联系。
在交流中,大家围绕发挥学科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为协同创新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沐华平从命名、设立标准、运行机制、组建方式、人才引进、选址、研发经费等方面提出了合作共建重庆市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初步构想。他希望:能打造一个有平台、有基金、有培训、有会员、有活动、有文化的创新生态圈,引进一批有国际视野的科研团队与学科带头人,研究所的设立要符合世界前沿交叉方向,其学科应具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和国际交流网络,以及潜在的产业需求。通过构建新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各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重庆大学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强强联合,双方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和自身实力,重庆市协同创新研究院也将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阵地,更好地服务重庆发展。
周绪红指出,重庆大学作为985高校,应当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上积极主动,发挥出重要作用。协同创新应着眼于学校的需求、企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由政府部门主导,按照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布局,做好顶层设计,高校、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协同创新的氛围和格局。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制度创新,应进一步改进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出我校科研平台、优势学科和优秀人才的作用,以任务牵引、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链来组建团队,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周旬认为,协同创新的关键在“同”,要做到“同心、同向、同行”,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大家成为命运共同体。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高校学科布局必须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重庆大学要拆掉“围墙”,借力发展,将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区域、企业和其他科研院所的资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