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
党委书记舒立春在重庆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1-09-06 15:44  阅读次数:

启程青春重大  奋进强国征程

——在重庆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舒立春

(2021年9月5日)

_24A6903_副本.jpg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很高兴在这收获的季节与大家如约相聚在美丽的重庆大学虎溪校园,隆重举行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共同见证青春的你们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大学向全体本科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举旗定向、行稳致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东方传奇。时至今日,我们沉稳应对疫情大考,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祝融”登陆火星求索天问,“蛟龙”下探深洋测绘海图。斗转星移、潮起潮落,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伟大祖国正纵横驰骋于充满希望的新航程。

回望历史,创建于民族危亡之际的重庆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1929年,应西南地区工商百业发展之需,解川东学子深造无门之急,重庆大学应运而生。从成立之日起便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纲,开设学科、延揽师资,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拥有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成为当时中国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国立大学之一,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学校文、理、商、法、医五个学院以及工学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无线电系等调出,创建和支援了国内十多所兄弟院校。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国家布局西部、有重要影响力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强化工科优势,积极恢复人文社科建设,1998年,入选“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奠定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200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成为中央直管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九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重大人始终坚守“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铿锵信念,于战火硝烟中勇往直前,在变革图强中奋楫中流,始终奋进于“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光荣征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需要同学们充分把握接下来的大学时光,激荡新气象,实现新突破。借此机会,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三点期望。

以时代之名立志,让理想闪耀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一切历史功绩的实现,都离不开远大志向的指引。

而所谓高远志向,无论放诸任何时代,置于任何境况,都必以家国情怀为其核心和灵魂。翻开党的百年史籍,字里行间皆由远大志向写就。李大钊终身致力于“谋国计民生之安康与进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便怀揣“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的伟大抱负,周恩来于求学中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赴欧洲留学时就明确“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头,正是无数中华儿女胸怀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共同谱写了彪炳史册的时代传奇。

新时代召唤新作为,关山飞渡的新征程更需要我们立志高远,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为祖国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不久前,随着神舟十二号顺利升空,航天员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聂海胜曾说“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同学们也可以去读一读我们学校杰出校友任正非的很多名言警句,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人,同学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胸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与风华正茂引领未来,让青春理想在奋进强国征程中焕发出耀眼夺目的时代光芒。

以勤恳之态立学,让青春绽放光彩

蔡元培先生曾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知识和文化的殿堂,作为一名大学生,首要任务始终是学习。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的自主性更强,最大的一致性在于要学好都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勤于立“精深”之学。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于去年底正式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新一轮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打造高质量的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以及数、理、化等核心基础课,强化课程的基础性和挑战度,帮助同学们构建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希望同学们都能力求精深、学到极致,人文社科类同学要不断挖掘引领思想文化的潜能,理科类同学要着力夯实基础科学根基,工程类同学要敢于探索工程科技前沿,大家都要争当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这三类学科也是触类旁通、交叉并行的。

要勤于立“广博”之学。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益呈现交叉融合之势,社会发展也更加多元多样,新时代需要的是视野更广、格局更大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深耕专业之外,还要广猎其他领域知识,做到博闻强识。为此,重庆大学大力推进通识课程建设,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之外,同学们还应在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创新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出国(境)访学交流项目中进行全面锻炼,不断拓展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新认知,做到博采众长、交融并蓄才能更加“广博”,还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敢于突破,进而让优秀蜕变为卓越,焕发出更为绚烂瞩目的青春光彩。

以厚德之道立身,让生命彰显魅力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感恩、担当、奉献、坚韧、包容、律己等都是同学们立身的必修之德。今天,我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坚韧,面对挫折、困难顽强不屈,展现生命顽强的力量;二是包容,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展现生命多彩的质感。

要不断磨练坚韧。最恢弘的书写,源于信念;最强大的信念,始自坚韧。人生如航船,在驶向理想彼岸的漫漫旅途中,狂风巨浪、云迷雾锁不可避免,而坚韧正是克服征途中艰难险阻的密匙。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不免会碰到困难,遭遇失意,能够客观、理性、及时应对就是一种坚韧。有人说,人生除了生死之外,所有事情都在宽窄之间。坚韧的最佳状态就是行至宽处不自大,保持谦虚谨慎;行至窄处不沉沦,保持乐观豁达。越是令人瞩目的理想,往往在实现的道路上越是荆棘密布,越需要坚韧的品质。对于重大学子来讲,积极践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箴言,就是磨炼坚韧的最佳路径。

要学会懂得包容。大学生活不仅是一段探索未来走向的个人修行,更是一段集体生活的“沉浸式”体验,你们将体验来自五湖四海优秀同学不同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个性爱好的相互碰撞。面对多元和差异,需要怀揣容人度事的胸怀,不据于井底的弹丸之地做无谓的“指点”和“评判”,内心能容则宽厚自生。19世纪,德国的两位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性格迥异,但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作无间,共同矢志追求科学真理,最终携手创造了科学研究上的辉煌。同学之间懂得包容,减少的是狭隘滋生的苦闷,收获的是更多的良师益友,生活中相互陪伴,学习中共同进步,青春纯洁的大学友谊必将成为大家未来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亲爱的同学们,即刻起,你们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扬帆之际,也许会有一些不安或迷惑,不妨回首: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以热血壮志拉开了开天辟地的序幕,将一个古老民族从垂暮、晦暗与混沌中唤醒。这个民族历经沧桑,现在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昂首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伟大建党精神代代赓续,时代的火炬已传递到你们的手中。作为继往开来、满怀希望的新一代,你们的青春画卷将铸就未来中国的远大图景。希望同学们大力弘扬重大精神,以时代之名立志,以勤恳之态立学,以厚德之道立身,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