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
重庆大学加强期刊“四高”体系建设 加快一流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03 10:36  阅读次数:

重庆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流学术期刊和一流学术平台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务学科建设、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支持人才成长为根本,加强期刊高标准保障、高质量出版、高水平支撑、高效能传播的“四高”体系建设,形成现刊提升、新刊培育、人才选育、平台打造的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建设格局,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贡献“重大”力量。

深化科学布局,构建高标准保障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学术期刊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任务,出台《重庆大学关于加强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的意见》《重庆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资助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构建支撑一流学术期刊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融合出版能力。学校与科爱出版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合力推动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学校统筹+部门协同+学院支撑”三级联动办刊机制,明确权责分工和协作路径。组建“学科领军人才+出版专家+管理骨干”的办刊队伍,形成学术领军人才与期刊建设双向赋能的良性发展格局,学校主办学术期刊21种,其中院士领衔创办期刊达10种。探索“高校+研究机构+学(协)会+企事业单位”多元协同办刊新模式,以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创立、联合打造“渝出版”学术品牌,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强化学科引领,构建高质量出版体系。一是优化期刊布局。按照学校“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推动交叉”的学科建设思路,聚焦学校进入全球ESI前1%优势学科,“一刊一策”精准赋能,高起点培育新刊。围绕人工智能、肿瘤学、微生物与生物工程学、电气工程、航空航天、能源系统工程等前沿交叉领域,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高能级创新平台,高起点创办英文新刊10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1种、梯队期刊2种、高起点新刊3种,卓越计划二期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9位。连续3年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实现新刊建设的重大突破。二是动态调整期刊结构。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栏目,实现一流学术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互融共促。《镁合金学报(英文)》连续5年位居全球SCIE同类期刊影响因子前两名,连续两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连续3年位居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前5位。

实化人才强基,构建高水平支撑体系。一是汇聚专业人才。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一流学术期刊担任主编、编委等学术职务,充分发挥学术期刊汇聚领军、卓越、潜力人才的作用。《镁合金学报(英文)》主编潘复生院士担任国际镁学会主席,发起创办国际储能材料学会。《生物岩土技术(英文)》《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刘汉龙院士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二是完善评价激励。将期刊编辑人员纳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体系,健全编辑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将编辑人员在期刊发展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效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实施“青年编辑成长计划”,举办学术期刊编辑主题沙龙,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2名编辑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4人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

优化资源整合,构建高效能传播体系。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申请期刊互联网出版资质,加强数字期刊和学术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打造集智能生产、精准传播、学术服务于一体的“重庆大学学术期刊集群服务平台”,全面助力刊群的集约化管理和全流程出版效能升级。二是拓展行业影响力。与爱思唯尔、德古意特等国际出版机构及国内自主平台SciOpen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引进国际数字出版系统。发起设立“国际镁科学技术奖”等以期刊命名的国际奖项及主办“低碳科学国际会议”“纳米材料科学论坛”等10余个国际学术会议,多数新办英文期刊国际编委占比60%以上。连续16年面向全国举办“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训班,连续4年举办“科研诚信国际学术报告会”,吸引和服务海内外学者10万余人次。


(期刊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