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多管齐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重庆大学通过加强合作、搭建平台和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加强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一是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重庆大学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开展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在国内首次引进本硕贯通的校企联合培养Co-op模式工程教育,实行课堂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Co-op实习基地66家,累计毕业生400余名,升学率达80%。二是与地方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与重庆市两江新区联合创办明月湖新工科实验班,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界限,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的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通过加强合作,重庆大学面向工业母机、半导体、关键软件等8个国家急需领域,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应用创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领域,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搭建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一是依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体系,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二是依托电镜中心、数学中心、未来芯片研究与试验平台等进行科技创新,锻造区域发展核心力量。例如,依托电镜中心汇聚形成了一支包括沃尔夫物理奖获得者在内的全球顶尖电子显微镜研发团队,先后成功研制世界首套具备三维晶体学与三维衍衬像重构功能的透射电镜、世界最高分辨率及磁空间分辨率的低能电子显微镜,填补了领域空白,孕育了重庆首个大科学装置项目“超瞬态实验装置”。上述举措不仅引进了国家级青年人才团队,突破AI芯片制造中碳纳米管/石墨烯提纯及制造工艺等核心模块技术,还成功开发碳基通用功能型AI芯片,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大力鼓励潜心“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重构“弘深学者”与现有师资协调发展的“双塔型”人才引育体系。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团队成功安装全球首台165米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解决了我国陆上低风速区风资源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团队试制成功全球最大镁合金超大汽车压铸件,以科技赋能重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发明的“线面啮合对构齿轮传动”,保障中国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在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