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
重庆大学构建完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发布日期:2017-05-22 09:25  阅读次数:

重庆大学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在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中较早提出并持续践行“通专结合”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完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重视理念引导,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在1995年就作为全国52所高校之一,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此后,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研究与挖掘素质教育的内涵。学校在2000年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将素质教育以更高的目标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2007年,学校提出在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强化通识教育,并于2009年正式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校人才的培养过程。2011年,学校提出了培养“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的培养目标。2012年,学校以“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抓手,确立“能力为重、学制贯通、通识教育、学科交叉、学研融合、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思路,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通识教育模式。学校立足实际,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服务,结合本科教育整体架构与专业知识结构特点,构建了“重大贯通模式”的通识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区别于国外大学普遍采用的 “叠合模式”,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将通识教育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通”逐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补充和渗透,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协调同步,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

狠抓课程建设,丰富通识课程资源。学校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探索“高起点、小而精”的文科试验班与服务全校的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模式。在国内率先开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国文”,通过“文学—文化—文明”的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明的了解和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学校工科等传统专业的优势,开设理工类通识课程,传播科学精神,传授思想方法。借助电影学院、艺术学院,开设美育课程,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此外,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实践类通识课程,强化通识教育的“实践性”与“融通性”,实现理工学科的跨学科交叉交融,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实践能力。目前,学校已建成以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与创新实践为4个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每学年常态化开课120余门,修读学生达3.5万人次/学年,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普遍修读要求与个性化要求。

坚持引育并举,打造通识教育队伍。学校一方面大力度引进高端年轻人才,在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博雅学院,打造高起点的人文类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发掘现有优势资源,在理工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培养了一批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教学团队。学校通过举办国内通识教育专家名师讲座、任课教师交流研讨与培训,引导与鼓励教学方法创新,建立通识教育奖励机制等方法,帮助教师转变通识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由学校各专业高学养、高素质和高水平教师组成的稳定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学校通识课程的160余位授课教师中,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为9:6:5,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