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十大育人”工作要求,强化心理育人工作,积极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深入推进四项心理健康服务重点活动,全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心理育人水平。
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研工部牵头成立学生危机干预工作小组,相关部门及学院共同参与,协调处理心理健康服务相关工作。构建心理健康三级服务体系,由学校心理中心专职老师和校内外专业医生做好一级服务,各学院心理辅导员构成做好二级服务,各班级心理委员做好三级服务。强化心理咨询中心在服务体系的核心作用,按照行业规范配置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危机干预室、沙盘治疗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治疗室等专门场地,制定严格、全面的工作制度,负责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落实心理辅导员在服务体系的辐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专兼职队伍建设,坚持双周一次的“相约星期一”集体学习和督导,组织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培训、团队辅导和体验活动。保证心理委员在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各班级按要求配备心理委员,明确工作规范、职责和流程,协助心理辅导员并参与日常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打造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全校范围内开设通识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每学期吸引近1000名学生参与学习,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心理健康维护和发展的技能和方法等。根据“1+34”管理模式,将校级心理健康协会与34个院级心理健康协会相结合,积极开展素质拓展、人际交往等主题心理健康活动,打造“开心部落”朋辈心理辅导、“心灵影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手语操等精品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月、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日,结合开学季、毕业季、考试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邀请心理专家有针对性开展各类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每年累计超过1.2万名学生受益。创新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2017年通过心理中心官方网站发布心理健康资讯25条,累计浏览量超过1.5万人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60余篇,关注人数超过6000人。
推进四项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持续推进新生心理健康工程,从源头上把好新生入学关,100%新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100%新生参加心理健康普及讲座,100%新生建立心理档案。针对新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实施暗中关注、团体辅导或个体辅导的形式进行二次筛查和个性化心理辅导,确保100%受重点关注学生接受辅导和二次排查。实施毕业生心理健康普教行动, 调查统计分析毕业生心理危机问题情况,准确掌握毕业生心理状况,定期举办以毕业适应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训练等,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工作。开展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推广应用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强化咨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实施个体心理咨询辅导在线预约制度,提供心理危机援助热线,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落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畅通转介诊疗机制,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突出心理育人功能。
(学工部供稿)